专题信息
【风险提示】城市活力新市民 金融风险要注意
2024-09-19
当今社会逐步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,新市民群体的涌现,已然成为金融消费的新生力量。“新市民”指的是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,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,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,这个新兴群体目前已约有三亿人,拥有庞大的基数。为树立新市民群体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,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广大新市民群体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
理性消费很重要,过度负债要不得
树立理性借贷观念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弘扬勤俭节约美德,科学安排生活支出,根据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,量入为出、理性消费。
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,合理利用借贷产品,防止过度依赖借贷消费,更不要“以贷养贷”“多头借贷”。若确有贷款需求,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贷款,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、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、使用金融机构官方手机APP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。切记远离“套路贷”“砍头息”等不良网络贷款,高度警惕不法分子的诈骗诱饵,尤其要警惕一些不良机构或平台在营销过程中混淆概念,以“免息”“零首付”等说辞隐瞒实际息费成本的行为。
个人信息需谨慎,不要随意给他人
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不设置过于简单的银行账号密码。签订合同、风险须知等重要文件时谨记“三不”,即不签“空白合同”、不随意授权、不“一勾到底”。特别是对于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不可随意提供,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对陌生号码、陌生链接、陌生账号要提高警惕,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。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,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。
合理维权不过激,理性投诉找对门
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时,可以选择向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,或者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,如确有需要,还可按照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至人民法院。切勿轻信社会上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维权”“挂账停息”“征信修复”等宣传广告,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“代理维权机构”,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、伪造证明材料等“恶意”投诉行为,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